我們的願景
以「韌性承洪,水漾環境」為整體願景,提出大安溪流域在水道風險、土地洪氾風險、藍綠網絡保育及水岸縫合等面向之改善與調適願景,計畫期間將透過平台會議持續討論確認,並據以擬定各項策略目標。
本計畫依據民國109年4月核定之「中央管流域整體改善與調適計畫(110~115年)」所揭示之「韌性承洪,水漾環境」為整體願景,提出大安溪流域在水道風險、土地洪氾風險、藍綠網絡保育及水岸縫合等面向之改善與調適願景(圖1)。計畫執行期間將透過平台會議持續討論確認,再回饋擬定,並據以擬定各項策略目標,各面向願景說明如下:
水道風險
大安溪主流河道坡度變化大,中上游屬丘陵及山谷河川,主流防洪設施大致已完備,重力排水條件良好,其多砂辮狀河性使兩岸堤防破堤風險較高。整體而言,中上游河段多為天然森林,植被覆蓋良好,僅零星原住民部落分布,下游河段兩岸以農業土地使用型態為主,農村聚落分布。因應氣候變遷,本計畫將大安溪水道風險之改善與調適願景及目標定位為「智慧防洪、順應河性寬河治理,降低洪災風險」,水道風險面向之願景與目標如下:
願景
(一) 安全為導向的有限度治理原則:中上游無治理需求河段,著重維持辮狀河川自然擺盪空間、減少人工設施布設,以寬河治理、順應並維持自然河相方式,採取管制、管理手段為主,保留河川足夠容砂空間,以發揮河川排洪功能;針對維護臨河聚落防洪安全需求,維持現況築堤束洪方式,保障河防安全。
(二) 導入兼容安全與順應河性之寬河治理:預計辦理或規劃中之整治工程均應評估採取NbS作法之可行性,以融合自然為本的治水思維,在考量風險承擔的概念下,寬河治理可以讓防洪設施能取得與環境、生態間的平衡。
(三) 以堤岸檢測計畫及安全監測系統為主:在防洪構造物多已完成情況下,應以科技化管理維護及科技防災提高堤防安全,針對老舊堤防進行有計畫的非破壞性檢測及堤腳沖刷的安全監測系統,降低堤岸突然性破壞所帶來的洪災風險衝擊,減少災損。
目標
(一) 安全為導向的有限度治理原則
1.短期目標
(1)有保全對象依治理計畫完成防洪治理
(2)加強預警、疏散、自主防災社區,淤積河道疏浚
2. 中期目標:提升非結構式減災措施接受度
工程有其極限,因應未來治理不再以工程措施為唯一考量,應推廣承洪韌性構想,提升民眾對非結構式減災措施接受度。
3. 長期目標:以「順應河相、調適為先」為前提調整治理計畫
當大安溪水系依治理計畫完成防洪治理,並透過河道整理、灘地削掘疏濬、粗粒料回歸、水土涵養等達成各項短中期目標後,整體河相應可逐步穩定。然大安溪水系為多砂辮狀河川,河川特性敏感且變動程度大,仍應持續滾動檢討,故長期目標可設定為以〝順應河相、調適為先〞為前提調整治理計畫,降低工程措施比例,經由更多監測系統等智慧管理的導入,確保河防安全。
(二) 導入兼容安全與順應河性之寬河治理
1. 短期目標:研訂高灘地合理利用計畫
2. 中期目標:研訂河床穩定管理計畫
3. 長期目標:擬定寬河治理策略,試辦一處寬河治理措施,將優先辦理卓蘭堤段。
(三) 以堤岸檢測計畫及安全監測系統為主
1. 短期目標
(1) 完成部分深槽逼近防洪構造物基腳之河道整理工程
(2) 定期進行防洪設施構造物安全檢測
2. 中期目標:推動科技防減災之防洪構造物安全檢查與監測強化,辦理至少3處監測
3. 長期目標:監測成果回饋寬河治理策略
土地洪氾風險
大安溪中上游多維持原始樣貌,下游土地亦以農業使用為主,近年淹水災害多為地勢低漥或既有排水設施不良導致。依循流域調適之精神,未來之流域治理應跳脫傳統以水道治理(線)為主,防洪不再以堤防高度唯一考量,透過土地管理及洪水分擔策略(面),打造國土韌性承洪,目標由下而上改善社會面對洪水風險之調適能力,因應氣候變遷的挑戰。因此,本計畫將大安溪土地洪氾風險之改善與調適願景定位為「在降低環境衝擊前提下,建構韌性承洪體系」,土地洪氾風險面向之改善與調適願景目標如下:
(一) 推動逕流分擔與在地滯洪:防洪設施保護能力有其限度,流域內土地開發區域仍具淹水潛勢,因應氣候變遷衝擊,應導入逕流分擔與在地滯洪措施,由「水道與土地共同承納洪水」。
(二) 以國土規劃工具協作提升承洪韌性:目前正值國土計畫推動之際,有許多國土法可資運用之工具如流域特定區域計畫、縣市國土計畫之部門空間發展計畫、成長管理策略、氣候變遷調適策略及土地使用管制規則等,可用以協作,應以水土共營角度提升承洪韌性。
(一) 推動逕流分擔與在地滯洪
1. 短期目標:推動1~2處都計區公設用地設置透保水或滯蓄洪設施
推動卓蘭鎮都市計畫區內1~2處學校用地、廣停用地或公園用地等公共設施用地設置透保水或滯蓄洪設施。
2. 中、長期目標:推動農田在地滯洪
大安溪流域內老庄溪排水屬淹水潛勢區,且以開口堤形式銜接大安溪主流,其出口周邊現況土地利用強度較低,可考量推動在地滯洪。
(二) 以國土規劃工具協作提升承洪韌性
1. 短期目標:訂定提升承洪韌性之土地使用管理原則
2. 中期目標:修訂縣市部門空間發展計畫納入土地調適作為
3. 長期目標
(1) 落實土地開發高程管理
訂定流域內「洪水基準高程(Base Flood Elevation,BFE)」,並配合修正土地使用管制要點,落實土地開發高程管理。
(2) 訂定建築設計基準高程
配合高程管理,針對建築物之重要性,訂定「建築設計基準高程(Design Flood Elevation,DFE)」,提升承洪韌性。
藍綠網絡保育
大安溪流域廣闊,上游連接雪霸國家公園,擁有大面積的綠地及豐富的自然資源,中游則為農耕、聚落與森林鑲嵌而成的淺山地景,而較下游則為農耕為主之棲地。許多生物如石虎、臺灣黑熊、水鼩、觀霧山椒魚、黃魚鴞、小剪尾、大安水蓑衣、紫蘇草、卵葉水丁香等動植物皆以此為家。過去因人為活動之發展及河川整治所忽略的棲地破碎化與生態廊道暢通等保育議題,應可透過本計畫盤點流域課題,討論藍綠網絡保育之策略與推動之可行性,以期修復整體生態系功能,進而達到人與自然共存共榮之願景。因此,本團隊依循「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合作協議」,將以「改善破碎棲地,修復生態網絡」為目標,提出以下四點願景,藍綠網絡保育面向之願景與目標如下:
(一) 建立跨域生態整合平台與資訊共享
(二) 提昇水陸域棲地品質與連結性,強化大安溪的河川生命力
(三) 強化河川生態系在氣候變遷之環境下調適能力及生態系服務
(四) 優先涵養集水區水源,落實重要水源保護區保育
1. 短期目標:辦理平台會議
針對社會關注度與環境風險高、治理、管理權責與利害關係人複雜之課題辦理平台會議,以凝聚跨部門共識,並設定課題的改善時間表。
2. 中期目標
(1) 建構資訊共享平台:建構資訊共享平台,整合並公開河川各類型生態調查資料。
(2) 強化公民的河川環境意識:透過跨部會、跨領域合作,結合在地社區及NGO團體,推動環境教育及推廣活動,以強化公民的河川環境意識。
3. 長期目標:建立長期穩定之生態網絡合作平台
定期召開會議,評估藍綠網絡保育相關計畫的執行成果,推動河川生態網絡串連,促進跨機關計畫合作與生態保育教育宣導。
(1) 檢視既有棲地並評析保育優先序:盤點流域內之良好棲地、劣化棲地及廊道斷裂點,並評析保留與修補的優先順序。
(2) 擬定與執行優先區位之保育方案:針對優先保留或改善範圍,擬定並執行保留規劃或修補方案,並依據生態調查監測計畫之評估結果進行滾動式調整。如石虎棲地維護應列為優先考量之重點項目。
2. 中期目標:改善部分水陸域廊道以提供關注物種自由移動
持續檢視各棲地及水陸域廊道斷點現況,並滾動調整上述保留規劃或修補方案,改善部份既有之廊道斷裂點,以提供關注物種自由移動,特別是既有壩堰等橫向構造物及堤防護岸等縱向推動的調適性修復工作尤為重要。
3. 長期目標:建立完整的大安溪河川生態網絡
流域內優質棲地多數已有保留方案,且其範圍逐漸擴大,而劣化棲地與水陸域廊道斷點多數亦有修補方案,並陸續執行與調整,以建立完整的大安溪河川生態網絡系統。
1. 短期目標:建立生態監測計畫
大安溪流域現有之生態調查資料相對匱乏,實不利各項生態對策擬定。故定期且長期執行流域內生態調查監測計畫有其必要性,除可瞭解大安溪生態資源現況外,亦可透過長期監測瞭解大安溪流域受氣候變遷之影響情況,並探討氣候變遷下所產生之生態議題。
(1) 評估氣候變遷下所產生之生態議題:未來氣候變遷可能隨時間加劇或改變,故以監測資料為基礎,持續滾動式調整及補充人為活動在氣候變遷下所產生之河川生態議題,包括河川自身調適能力之降低及河川生態系服務之弱化等,並制定改善方案。
(2) 各引水目的事業單位保留基本放流量:河川流量是維持水域生態環境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環境基流量係指河川於維持正常機能下的最低流量,即使河川水質保護良好,若環境基流量不足,會嚴重干擾生態環境的健康,棲地劣化,造成部分魚類及水陸域生物無法生存。為避免造成河川環境基流量的不足,短期目標應設定各目的事業單位取水利用的同時,應保留每100km2需有0.135cms之最小義務排放量。
(1) 強化河川自身調適能力及生態系服務:執行改善方案,且透過監測資料瞭解改善情形,並進行滾動式調整,以減緩氣候變遷下河川所受到之衝擊,並透過棲地之改善,強化河川生態系服務。
(2) 各引水目的事業單位保留完整環境基流量:配合農業灌溉節水推廣,有取水之各目的事業單位,取水利用的同時,互相協調並保留河川內有完整之環境基流量。
1. 短期目標:流域內保安林地(水源涵養)面積零淨損失
保安林係為達涵養水源、捍止土砂等特定社會公益需要而劃設,而水源涵養保安林地主要功能包括調節河川流量、延緩洪峰發生時間保護水庫及下游居民,涵蓄水源增加地下水等,故水源涵養保安林若解編,影響水源涵養甚鉅,應透過水、土、林等環境資源管理整合平台,協請林務局以水源涵養保安林地零淨損失為目標,以確保不因開發造成集水區水量涵養功能下降。惟林務局每年均會針對現有7種保安林中3~5種保安林進行檢核,其面積可能會因工程或地籍重測等影響而變小,此種情形非屬保安林解編,可排除在外。
2. 中長期目標:流域內造林面積大於損失或砍伐面積
林務局持續辦理造林工作,大安溪流域中上游集水區人為開發較不嚴重,為確保大安溪集水區之水源涵養功能不下降,長期目標應達成造林面積大於損失或砍伐面積。惟造林區域之擇定應考量現地原生植被類型,且樹種之選擇應遵守原生、適生、多樣性之原則。
水岸縫合
大安溪上游多為山林地帶,水質清澈,擁有豐富的天然生態資源,中、下游流經卓蘭鎮、苑裡鎮及大甲區等鄉鎮,有豐饒的農產,如稻米,以及葡萄、水梨、柑橘及花卉等高經濟作物。大安溪整體改善及調適規劃應以河川自然地景為基礎,在兼顧河川自然環境與人為使用之平衡前提下,以「減量、縫合、補綠」為理念,盡可能保有河川自然環境,減少人為干擾,避免導入過多人工設施,縫補破碎綠帶,完善大安溪兩岸及流域上下游整體的綠色網絡,並推廣環境教育。基此,本計畫將大安溪之改善與調適願景定位為「以減量及縫合為理念,恢復水岸自然地景」,大安溪流域在水岸縫合面向之改善及調適之願景目標如下:
(一) 減少人為干擾,恢復灘地自然環境:以河川自然地景為基礎,維持兩岸生態之完整性,兼顧河川自然環境與人為使用之平衡,盡可能避免人為干擾,保存兩岸自然環境。
(二) 建構水岸綠廊增進生態系統服務:以增綠、補綠為主軸,建構水岸綠廊,彰顯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為要,期能使人與生態和諧共存。
(三) 推動以水為核心之環境教育:藉由妥善規劃大安溪水環境教育,增進人與水的互動關係,培養民眾對於水環境、水資源保育的認識與素養,甚至投身於環境保育工作。
(一) 減少人為干擾,恢復灘地自然環境
1. 短期目標:降低高灘地垃圾棄置情形
首先應降低高灘地人為棄置垃圾的問題,可針對越堤出入口設置監視系統及車擋、加強灘地稽查,公私合作推動河川巡守隊,保護灘地自然環境。
2.中期目標
(1) 河川公地許可種植區逐年減量:大安溪高灘地仍有為數不少的種植區域,其中河川公地之許可種植區應逐年減量,讓河川恢復原有環境。
(2) 許可種植區推行友善耕作:河川區域內種植區域若採用慣行農法,勢必對河川水質造成影響,配合灘地種植減量,應推行輔導河川區域內友善耕作,達成許可種植面積均轉型為友善農業耕作。
3. 長期目標:河川區域空間合理使用
透過制定更明確之河川分區管理規範,讓各分區之容許使用行為可確實管理,避免過多的人為介入行為,維護自然環境。
(二) 建構水岸綠廊增進生態系統服務
1. 短期目標:卓蘭堤防及內灣堤防綠廊建置改善
卓蘭堤防及內灣堤防鄰近卓蘭鎮,可優先就本堤段進行綠廊建置改善,配合設置簡易步道,兼顧休閒及縫補綠色缺口之用。
2. 中期目標:
(1)水岸綠廊建置(堤後坡及水防道路)
為降低水岸設施對於生態阻隔影響,針對大安溪水系中堤後坡有水防道路且現況無種植喬木者,辦理水防道路植樹固碳示範,進而漸漸普及,建立水岸綠色廊道,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2)堤前灘地清整暨水環境營造
課題提及卓蘭鎮雖現行都市計畫之綠地與公園用地面積總計2.13公頃,約佔全都市計畫區面積之1%,可供休閒空間明顯不足;小平台會議時,多位里長與發展協會理事長均提出希望利用灘地供在地居民休閒使用。基此,考量內灣堤防堤外灘地空間上稱寬廣(斷面45-50),在不影響河川環境生態前提下,可進行堤前高灘地清整暨水環境營造,做為在地居民休閒場域,並延伸綠帶,擴大空間使用效益。
3. 長期目標:灘地空間補綠固碳
河道灘地綠化除可促進高灘地之動植物生態,亦可抑制揚塵及保護既有護岸,建議長期可應考量配合林管處,針對河道洪水位以上空間進行補植,提升環境生態服務之效益。
(三) 推動以水為核心之環境教育
1. 短中期目標:卓蘭圳水環境復舊改善
卓蘭圳始創於清乾隆47年(1782年),迄今約240年歷史,自大安溪引水後,灌溉卓蘭地區良田,為重要水源,進入卓蘭之上新地區後,約與中山路平行流經卓蘭鎮卓蘭國小、詹冰文學故事館及鎮公所附近,極適合作為環境與人文歷史教育素材。建議應配合水圳周邊環境清整,水環境場域再造與水圳文化復興,打造可供休憩及推動環境教育之優質學習場域。
2.長期目標:與學校建立夥伴關係合作推動水環境教育
透過學校課程結合水環境教育從小紮根,引發學生對水環境的覺知與敏感度,充實學生環境永續相關知識,促使學生對人與環境的互動有正確的價值觀,在面對環境議題時,能具備改善或解決環境問題的認知與技能,使之成為具有環境素養之公民。